专题

monograph:special feature on education

[方源] :《医宗全鉴》
[组成] :煅人中白、绿矾(烧红)五倍子(炒黑)、冰片
[用法] :上药研为细末。先用水拭净牙齿,再用本品少许敷患处。
[功效] :清热解毒,祛腐敛疮。
[主治] :儿牙疳,齿龈赤烂疼痛、口臭出血,甚则牙枯脱落,穿腮蚀唇。
[方解] :主要用于治疗牙疳。方用人中白、绿矾、五倍子等,具有清热泻火、解毒消肿、收湿敛疮、祛腐除恶之功,为其配伍特点。
[附方] :《北京市中药成药选集》牙疳散,由血竭、青果炭、儿茶、煅人中白、青黛、生硼砂、冰片组成;功能消胃消肿;主治胃热火盛,牙痛牙疳,齿缝出血,牙齿肿烂。

[方源] :《医书效方》
[组成]:硼砂、樟脑、火硝、青盐各等份。
[用法] :共研极细末,痛时用少许涂患处。涂药后,口中流涎,可随时吐出。
[功效]:镇痛,防腐,解毒。
[主治]:风火、虫蚀牙痛及其他各种牙痛。
[方解] :方中硼砂, 又名月石,为硼砂矿石精制而成的结晶。其性甘咸而凉,可清热、消痰、解毒。青盐,又名大青盐,性味咸寒,可清热凉血、明目。
樟脑,为樟科植物樟树的木材及枝叶经提炼制成的白色颗粒状结晶。其性辛热,可辟秽开窍,除湿杀虫,散瘀止痛。本方4药合用,解毒杀虫,散瘀止痛。故可治疗火热上攻或虫蚀牙痛。

[方源]验方选编
[组成]樟脑3克,川椒3克,细辛2克。
[用法]上药研为极细末,放铜勺内,用茶盅盖严, 稠面封固四周,勿令透气。放入微火上煅烧,约15-20分钟,移地候冷,揭开则霜药俱在茶盅底,入瓷器收贮。取少许霜药塞痛处。
[功效]消肿止痛。
|主治]龋齿牙痛,风火牙痛。
[方解]龋齿中医认为系“肥甘湿热,化生牙虫”所致。其痛遇冷热咸酸刺激即可作痛,牙齿蛀坏有浅深不同,浅者齿黑有空洞,深者可达牙髓。治当杀虫为主。本方中樟脑、川椒、细辛3药均有较好的镇痛作用,且有一定的杀虫作用。

[方源](中医喉科学讲义》
[组成]金银花30克,连翘、生地各15克,牛蒡子、知母各9克,鲜竹叶6克,薄荷、绿豆衣各3克。
[用法]水煎服。
[功效]疏风清热,凉血解毒。
|主治]牙龈肿痛,腮肿而热,口渴,舌红,脉浮数。
|方解]方中金银花、薄荷为清热解毒之要药;连翘、生地起凉血解毒之功。牙痛多责之于周火上攻,本方所治为风热上扰,故以疏风清热、凉血解毒法治之。
(按语]薄荷玄明散(《名医类案》),薄荷、硝石、没石子、青盐各60克,玄明粉、硼砂各3克,冰片2.1克。共研为极细末,牙痛时用少许搽痛处。

[方源] :《戴丽三医疗经验选》
[组成] :石决明、阿胶、麦冬、炒杭芍各9克,茜草、蒲
黄(醋炒)炙甘草、藕节、怀牛膝、白洋参(另煎兑服)
各6克,玄参、炙龟板各15克,牡蛎24克。
[用法] :水煎服。
[功效]:育阴潜阳,养肝滋木,益气生津,理血止血。
[主治] :牙宣(齿衄)。症见牙龈出血不止,脉芤大而空,舌紫红,面色咣白者。
[方解] :方中石决明入肝经, 可清肝热;麦冬、玄参、白洋参养阴,益气,生津;阿胶、赤芍、茜草、藕节凉血止血; 龟板、牡蛎养肝滋木。本方重在益气养阴,养血止血,主要治疗气阴两虚所致气不摄血的牙龈出血。